首页 > 中国历史

太平军士兵的优厚待遇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中国历史 查看: 204

太平军士兵的优厚待遇

杨秀清、洪仁玕都曾在自己的著作中炫耀过太平军士兵的优厚待遇。


首先是精神层面上的,跟着上帝走,上天堂快,“活着是坐小天堂,便是死了,也是升大天堂”。


其次是物质层面上的。李秀成在藤县大黎里当雇农时,碰上萧朝贵部太平军过境,他便是听到当太平军“人人有饭食”而入伍的。尽管太平军在后勤方面缺陷不少,关键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粮台制度,更没有下力气组织境内的生产,但就士兵的穿衣吃饭问题而言,他们还是相当重视的,尽管有时因敌人围困,也常弄到断炊,但士兵仍然获得优先供应。


天京城1854年被围时,城中一度只有4个月存粮,普通百姓和后勤人员只能每天获得“男三合、女二合(一合为三两)”的有壳糙米煮粥充饥,但报名出城驻扎的圣兵却能每天吃到一顿干饭,“充先锋”(敢死队)的,还能吃到肉——要知道即使在不缺粮的时候,太平军早期总制(一个军的最高长官,比军帅高二级)以下军官,就没有肉食定量了。


早期当圣兵的有个最大的抱怨,就是家庭问题。太平军为了保持战斗力,长期实行男女分离,表示要等打败清朝,方能家庭团聚。但那时除了洪、杨、萧、冯、韦、石、秦、胡8人可以夫妻同住,所有军官也和士兵一样“耍单”,连丞相也不例外,因此也说不上特别苛待小兵们。


甲寅四年(1854)八月二十四日,太平天国恢复家庭生活,允许未结婚的结婚,已结婚的同住,士兵和军官一样允许携眷行军。


洪仁玕在劝清朝官兵投降的布告中曾经得意地对比太平军和清军围城士兵的待遇,其中一大“天国优势”,就是太平军士兵可以每晚与妻子同住,尽享天伦之乐,而清兵则“形同鳏夫”。当然,这样拖家带口的部队,在后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不耐野战,不愿长途调防,甚至因为顾恋家小安全不肯力战,一触即降、即溃等。


然而,太平军小兵的“地位高”是跟老百姓比;如果和官员比,那就没法比了。


按照《太平礼制》的规定,太平军小官遇见大官,要“跪伏道旁”,高呼千岁、千福等等,如果不照办或称呼错了,轻则杖责枷号,重则杀头。小兵原本是最低级的军人,太平天国又是出了名的干部多,普通士兵出趟门,不知要跪上多少次呢。


太平军的服装有明文规定,小兵按规定只需红巾裹头,身穿缝上前后号布的短衣,不许穿红黄色衣服,不许穿绸缎和华美服装,也不许穿长衣服,如果有,就必须剪成两截才能穿。后来由于许多江浙籍士兵不满,这项规定有所放宽。如果士兵自家带有绸缎或其他华美服装,或者红黄色衣服,可以当内衣穿,但必须盖上“天朝圣库”的大印。


最让太平军士兵无法忍受的歧视性政策,是“刺面”。


给兵士脸上刺字,据说是五代早期河北军阀刘仁恭的发明创造,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乃至两宋和契丹都一直沿用。由于当时对于判徒刑的罪犯也刺面,甚至直接送去当兵,因此兵士的地位被看作与囚犯无异,士气自然低落。南宋时为鼓励士气,朝廷开始招募“效用”(不刺面的高级士兵),到了元朝,给士兵刺面的制度逐渐废除。太平军重拾这一落后、野蛮的政策,自然遭到士兵和时人的反感。


不过和宋朝只要当兵就刺字不同,太平军是只给“不听话”的刺字。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扫北军因为在外线作战,所补充的兵源都是强抓来的,为防止逃走,就都在额头上刺字;自愿加入的就免刺,如一名后来被俘的固安县籍士兵金有,就因为是自愿参军,没被刺字。


在比较巩固的地区,即使强拉来的兵,一开始也不刺字,而是只给逃兵刺,而且逃的次数越多,字刺得也越多,如第一次被抓回,会刺“圣兵”、“太平”,第二次则刺“自愿投降”、“包打江山”,据说有人因为逃跑次数太多,脸上脖子上被刺成看板的。


据说设计该刺字方案者的构思,是被刺字的人因为脸上有字,不敢逃跑,而刺了“自愿投降”的一旦逃走被清军发现,更是死路一条。谁知道清军也不傻,他们弄明白底细后特别下令,刺字的一概不杀。结果有些明明没有刺字的逃兵也会想办法弄几个刺字,跑到清军关卡炫耀一番,不但能保命,还能得到丰厚的赏金,因为清军认为,但凡刺了好多字的“贼兵”,那准是不甘心造反,与长毛作坚决斗争的大清良民。

展开全文
上一组:秦汉时期卖官价格天价
下一组:历史上各朝代是怎样反贪腐的
相关信息
秦朝为什么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王朝

秦始皇在完成了自己及祖上的梦想,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四五百的四分五类的状况,来统一了中国,成了千古一帝,渴望着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千秋万代。然而,秦朝却仅仅历经了两个皇帝,做了16年的美梦就结束了!人民起义打垮了秦朝,着究

秦朝四大名将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

揭秘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但是这样一位人才却遭到刘邦的猜疑,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在年轻是曾受过胯下之辱,当时他是忍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隋炀帝是隋文帝和鲜卑族女子所生之子,出生于公元569年,他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征伐军统率,成功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来10年,他一直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吏,再后来,他陷害了其兄,自立于皇太子。 隋炀帝 三十五时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

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不已。独李渊父子起兵太原,结交天下豪杰而用之,兼之政策开明,内怀人心,遂能逐灭余隋,荡扫群雄,一统天下。创国伊始,又能君臣揖睦,励精图治,臣服四夷,乃开中国历史最伟大之盛世,遗后人千代之仰慕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垄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自

中国历代王朝国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战争频繁,朝代更迭变换,掌权者也在日益的变更。不同的掌权家族者,一旦掌权,就会更换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因而中国历史国号比较多。那么中国古代的掌权者制定国号的规则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朝代的名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