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已于美国时间9月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ABA。“史无前例”、 “庞然大物”, 中外媒体这样形容阿里巴巴的上市。此刻,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屹立东方,傲然世界。
伴随而来的是一场空前的造富盛宴。有媒体统计:阿里上市后,其员工通过套现股票可获约410亿美元现金,上万名员工或成百万富翁,而马云将以净资产218亿问鼎中国大陆首富。
从15年前的50万启动资金,到如今令人惊叹的商业帝国。在很多人看来,马云近乎成了一个神。事实上,在这个商业帝国大厦里,除了马云,还有很多站在马云背后的推手们。
1、蔡崇信:阿里巴巴的神秘财神爷
文化才能维系八年之久。
在蔡崇信努力下,不仅促成了阿里巴巴国际化的规范运作,并获得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使得名不经传的阿里巴巴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蔡崇信曾为阿里巴巴完成很多里程碑事件。1999年作为先遣部队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再没财政之忧的阿里巴巴才有机会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很多人曾经这样问:没有蔡崇信,马云能成功吗?也许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商界点评:要想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有完善的鼓励机制和规范的运作方式。
2、孙正义:阿里上市的最大推手
故事形容,据说马云仅用了六分钟就成功打动了这个冒险家。
在众多孙正义约见的人物中,马云只能算个小角色,在场有更多当时已是互联网大腕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
马云开讲了仅6分钟,就被孙正义打住了,孙正义表示自己愿意投资,问马云需要多少钱。马云却出人意料地回答道:“我不需要钱啊。”孙正义反问道:“不缺钱,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居然说: “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
之后,马云与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经过反复商榷,孙正义做出了让步,从最开始坚持的4000万减少到2000万美元。
2004年,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资,从VC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000万美元。位居阿里巴巴第二大股东。
马云说,从投资至今孙正义一直十分信任他,几乎完全没有干预过企业的相关事务。在收购雅虎中国的过程中,孙正义也主动让出了3.5亿美元的股份。正是有着一个这样不断资本注入的朋友,阿里才能有今天。
商界点评:项目的可操作性和投资回报率是投资者投资时第一要义。
3、孙彤宇:仅次于马云的二号人物
历史。2002年,孙彤宇所在的直销部门完成了阿里巴巴赢利1元钱的目标,成为正处在寒冬中的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热点。
当eBay下定决心进入中国,并抢食阿里所涉及的B2B,马云决定抢占先机投资C2C,孙彤宇立即走马上任,打造出了淘宝。
从广告员到B2B电子商务,再从B2B到面向个人的C2C,孙彤宇都迅速适应了新的挑战。再一次从零做起,在短短的半年时间,淘宝网迅速占领了国内个人交易市场的领先位置。
一年半后,注册用户数超过350万,并以每天2万新增用户的速度快速发展,在线商品数达到410万,这一数字达到国内C2C电子商务市场另一巨头易趣的14倍。
2008年,淘宝网年销售规模达400亿,正大步向前向1000亿迈进时,孙彤宇辞职了。人们至今不知道原因。论战略也许孙彤宇不如马云,但论执行力,孙彤宇胜过马云。
商界点评:内部选拔机制将极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4、陆兆禧:最适宜当阿里巴巴CEO的人
韩国、香港、美国硅谷、四川、上海、昆明……关明生马不停蹄、飞往各处、快刀斩乱麻。
2001年最后一个月,阿里巴巴居然有了现金盈余,并从此进入良性发展。2002年全年实现收支平衡,2003年全年赢利1亿多元。
很多人在事后总结阿里成功之道事时,说道:关明生这位阿里巴巴早期的“铁血宰相”,是鼎力帮助马云度过互联网“冰河季”的重要人物之一。
商界点评:一个企业的生命长度取决于公司价值观的坚固度。
后记:马云曾这样说过,我不是让这帮人跟着我走,而是我跟着他们走。阿里巴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无疑马云功不可没,但就像马云自己所说,他不是一个人在路上,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