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小龙
文化偶像……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据悉李小龙的最强拳击冲力约为350多磅,美国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阿里,身高190公分,体重220磅,最强拳击冲力约为400磅;拳王泰臣体重200多磅,最强拳击冲力约为500磅,但李小龙身高只有171公分,体重只有140磅,相比而言,最强拳击冲力/体重=2.5,强人!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五部电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2、周比利
故事》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令成龙正式成为天皇巨星。1992年成龙亦凭著《重案组》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成龙长期以来都是以演动作片为主,尤其是他每次演出时都总是亲身上阵,完全不用替身,在电影界是相当少见的。像成龙在《警察故事》里面用雨伞爬上一辆高速行走的胜利二型双层巴士,完全是成龙亲自做的动作。而且成龙所主演的动作片除了以惊险动作为卖点外,同时亦往往创制搞笑的桥段,所以成龙的电影在票房成绩方面亦相当佳,80年代时几乎每一部都有过千万票房。
成龙早在1982年时便开始打入好莱坞市场,但他迈向国际之路并不顺遂;他首次进军国际的作品是《炮弹飞车》,可惜票房失利,令成龙要相隔多年才再闯好莱坞。而真正令成龙打入国际市场是1994年拍摄的《红番区》,在美国上映时创下高票房纪录,进而接下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亦获得极高的票房,终而奠定今日在国际的地位。
成龙的搞笑武打场面自成一格,已经得到国际影星的嘉许,像著名导演兼演员史泰龙便曾慨叹自己不能像成龙一样在武打之中不失幽默。随着不少香港动作影星都到好莱坞发展,成龙式的武打场面变得不再特别,成龙动作片的房虽然仍有过千万,但数字已不断下降。因此近年来成龙常意图在戏路和故事方面来个突破,像早在1999年拍摄《玻璃樽》时成龙已经以文艺故事作卖点,尽管仍有一些惊险动作。
2004年7月,成龙推出好莱坞新作《80日环游世界》(《环游世界80天》).之后的又推出《新警察故事》。2005年11月,成龙以《新警察故事》获得中国大陆第二十五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成为第一位获颁金鸡奖的港台演员,同时他还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颁发的“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称号。
4、李连杰
传说》。2002年担任《刀锋战士2》动作指导。2003年5月与年龄相差19岁的多伦多三料华埠小姐冠军汪诗诗结婚,现育有一子一女。2009年凭借影片《叶问》获得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2010年,甄子丹参演《最强囍事》、《在一起》等都市爱情剧。2011年主演的《武侠》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2014年2月,甄子丹主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上映。同年,其主演的《冰封:重生之门》于4月25日上映;其主演并兼任动作导演的动作片《一个人的武林》于10月31日公映。
甄子丹出身武术世家,武术通才,自小成长在唐人街的武馆中,年少时波士顿暴力街区横冲直撞无人敢惹,14岁打败跆拳道黑带馆长,17岁被美国凭为最年轻的殿堂级武术家,并获得全美武术冠军,36岁为保护女友一个人对八个流氓,他毫发无伤,对方有五个人进了医院,这件事是当时各大报纸头条,至今还可以在他的官方影迷论坛中找到当时的报纸。他即精通各种实战性和杀伤力极强的格斗术(截拳道、巴西柔术、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散打...),也能将传统国术打得淋漓尽致,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速度、暴发力和腿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甄子丹是实战格斗高手,将中西方各种门派的武学融会贯通,有自己的一套武术体系,是不折不扣的武术家,也是当今属一属二的腿功大师。甄子丹也是顶尖的武术指导,我们所看到的动作(像精武门、杀破狼、龙虎门...),都是甄子丹设计的。
他既精幕后武指,又擅台前猛打,形象不错,实力超群、身才了得。甄子丹的动作干净利落,凌厉迅猛,爆发力强,充满力度与视觉观赏性,在香港诸多的动作演员和武术指导中可谓独成一派。
6、赵文卓
探索者之一了,他们那时还没有现在的条件,就是赤手空拳你来我往地对着硬干。计春华有武术套路的基础,身体素质又好,很快就掌握了有关的技术,在师兄弟中间很是突出。当时国内已经在搞散打试验,也尝试着举办比赛,如果不是张鑫炎的到来,计春华或许会在散打擂台上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