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明朝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94

作为科举考试的实物例证,明代进士登科录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及明史的重要原始文献。早在1969年,台北学生书局就把台湾中央图书馆及原北平图书馆所藏共六十余种明代各类登科录影印成《明代登科录汇编》一书。2006年,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必将给明代科举制度史和明史的研究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宋代进士登科录在“进士家状”之前,多载当年皇帝科诏及试院官职名,这就是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玉音”部分的雏形。张朝瑞《皇明贡举考》载:“玉音,钦命进士出身等第及读卷官执事等官,各官上书官书名,下双行书出身”。

明代进士登科录“玉音”部分通常这样记载:(某年号)某年某月某日礼部尚书臣某等于奉天门(万历八年皇极门)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若干名,本年三月初一日(成化八年后多为十五日)殿试,合请(拟)读卷及执事等官(官衔)某等若干员。其进士出身等第恭依太祖高皇帝钦定资格: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建文二年较为特殊,“钦定资格一甲从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奉圣旨“是,钦此”。读卷官(提调官、监试、受卷、弥封、掌卷、寻绰、印卷、供给官)上书官、书名,下双行书出身。

(二)恩荣次第
明代进士登科录“恩荣次第”部分通常这样记载:(某年号)某年三月某日(洪武四年二月十九日,建文二年(1400)三月二日。此外多在三月一日,后在三月十五日)早,诸贡士赴内府殿试。上御奉天殿亲赐策问。三月某日(洪武四年二月二十日,建文二年三月四日,以后多隔二三日,或四日)早,文武百官,朝服侍班。是日,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内,上御奉天殿鸿胪寺官传制唱名,礼部官捧黄榜鼓乐导引出长安左门外,张挂毕,顺天府官(永乐十三年前为应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三月某日(洪武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建文二年三月五日,多为放榜次日)赐宴于礼部,宴毕,赴鸿胪寺习仪。三月某日(建文二年为三月五日,天顺元年(1457)以后多在次日),赐状元朝服冠带及进士宝钞。三月某日(复次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三月某日(洪武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多在再次日),状元率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礼部奏请,命工部于国子监立石题名。

(三)进士家状
明代进士登科录“进士家状”部分通常这样记载:(姓名)贯某藩省、某府、某州县(军、民、官、儒、盐、灶、匠等)籍,或某处人。某藩省、府、州、县学生或附学生、增广生、监生、儒士、官吏等。治(易、书、诗、春秋、礼记)经,字某,行几,年多少,某月某日生。曾祖(或某官,封赠某官),祖某(同上),父某(同上),(嫡、生、继)母某氏,或封赠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共六种。以曾祖、祖、父母存亡情况,分重庆下、具庆下、严侍下、慈侍下、永感下五种,兄、弟某(或某官封赠某官或学生监生),娶、继、聘某氏,某处乡试第几名,会试第几名。

例如:张居正是明代著名改革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第二甲第九名进士,《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这样记载了他的“家状”:“贯湖广荆州卫,军籍。荆州府学生,治《礼记》。字叔大,行二,年二十三,五月初五日生。曾祖诚,祖镇,父文明,母赵氏。重庆下。兄居仁,弟居敬、居安、居易、居宽、居业、居学、居中。娶顾氏。湖广乡试第三十名,会试第一百六十名”。

(四)制策
明代各科进士登科录均载皇帝御制策问,即制策,也就是皇帝(或以皇帝的名义)所出的殿试考题——经史时务策一道。明代制策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程序化的过程。明代制策多以“皇帝制日:联惟(或朕闻)……”发端,先说唐、虞、三代怎样好,汉、唐、宋怎样不如三代。接下来说太祖高皇帝、太宗(成祖)文皇帝怎样文治武功,冠绝百王,“列圣相承,益隆继述”,是说后之“列圣”又继承太祖、太宗之功业。再进一步说“朕自即位以来,宵旰图治,然而治效未臻其极”,并列举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一些弊端。继而表示要远效三代、近法祖宗以达雍熙泰和之治。最后以谆谆告诫诸生“悉心以对,朕将亲览”或“朕将择而行焉”等语作结。通常还在文末落款,注明年月。

一般殿试策问说唐、虞、三代的情况实际上是考应试者的经学,说后世汉、唐、宋的情况实际上是考史学,说到“朕自即位以来”的情况是考察应试者对当今时务的见解。所以明代的殿试策问通常情况下都是先谈经论史,后及当今时务,融经史、时务于一体,浑然天成,故称“经史时务策”。当然,在明代二百余年考试实践中,也有只论经史而不及时务或只谈时务而不论经史的,但这类殿试策问相对较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明代经史时务策把知识方面的测试与能力方面的考察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考试文体。

(五)进士对策
进士对策的起收有一定格式,通常用“臣对臣闻”发起,多用“臣草茅贱士,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之至。臣谨对”一句作结。“臣”字旁写,不写题目,不许点句钩股,禁止添注涂改。低二字书写,空上二字留为抬头之用。策冒(策首几句总纲,谓之策冒)数行,提出全文主旨,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接着以“恭(或“钦”)惟皇帝陛下”转折,用“秉神圣之资,扶盈成之运”之类语句对当时在位的皇帝大加颂扬一番,并说皇上“于万机之暇,特进臣等于廷,俯赐清问”。而后答策者再自谦一番,“臣虽愚陋,敢不披沥愚忠以对扬于万一耶?”接下来对策冒稍微展开阐述,继之以“伏读制策有日”发起(第二、三问等则用“制策又日”发起),针对策问一一作答。在回答具体问题时开始联系时务,提出解决对策。这一部分是殿试对策的核心部分。一个士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多从这一部分体现出来。最后是数行策尾,应试者提醒皇上若照此对策实心求治,自可“比隆三代,超绝百王”。此外,文内颂圣,凡遇到“皇帝”、“陛下”、“宸严”、“祖宗”等词皆须另行双抬,而“经筵”、“大廷”等词则只需单抬即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外,在体例方面,极个别科年的进士登科录也会有些细微差异。如《永乐九年进士登科录》有个别进士把祖母的姓氏也列入,如第二甲第十名周宗保,列其祖母林氏。《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皆载乡里,如马铎,“贯福建福州府常永县大宏里民籍”。《宣德八年进士登科录》有个别进士也书伯父、叔父。如第三甲进士金辅伯,伯父幼孜,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靖。成化以前,只列籍,不列乡贯。成化二年、五年、八年、十一年等科进士登科录,乡贯在前,役籍在后。而弘治以后则役籍在前,乡贯在后。如此等等,不可枚举。

展开全文
上一组:明清中国科技未获突破原因:教廷反对传授科学
下一组:中国近百年农村建设的历史逻辑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