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李淳风和预言书《推背图》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81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长期雄居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备受瞩目。其中,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及成果,可以说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体系之严谨、细致,其作用之深远,都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涌现出许多天文学家,《推背图》的作者之一、唐朝的李淳风,即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李淳风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陕西岐山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670年。李淳风所处的时代,是唐王朝鼎盛的前期,他的父亲李播,曾经做过隋朝的高唐尉,精于天文术数,曾撰《天文大象赋》留世,因预见隋朝即将败亡,便弃官避入华山为道士。李淳风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自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年纪很轻时,便得到唐太宗的赏识,迁官太史丞。
622年,他担任秘阁郎中,奏请编新历,644年编成《甲子元历》,对后世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展贡献很大。他还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论“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641年他负担了编写《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总指导责任,他还为《隋书》、《晋书》亲自撰写了 《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变化及灾害史料。
唐朝的天文学,在中国的古天文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目前硕果仅存的少量天文著作中,除近年来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外,另外几部天文著作如《开元占卜》、《乙巳占》、《步天歌》等都是唐朝时期的作品,其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种传世星象学著作之一的《乙巳占》,即是李淳风所著。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从后世留下的文献来看,经过上古几千年的演易,至汉朝司马迁作天官书时在理论上已始大成,而李淳风和他所处的隋唐时期,则是天文学从理论到实践臻于成熟的全盛期,此后一千多年来再没有变更过。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前承张衡、司马迁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的理论,又溶入了自己独特的观天地日月运行而明吉凶契机的绝学,包罗万象,详尽论述了日月五行的运行变化,以及各种星宿生克离合后对人间带来的影响,所以新唐书在评论他时说“淳风于占候吉凶,若节契然,当世术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学习可致,终不能测也。”深得当时和后人推崇。
在李淳风的天文著作里,他特别强调人要修德积善以应天地,《乙巳占》第十九标题就是《修德》,“日变修德,礼重则躬;月变眚刑,恩从肆赦;星变结和,义敦邻睦。是以明君宰相,随变而改,积善以应天也。”同时强调:“夫修德者,变恶从善,改乱为治之谓也。上天垂象,见其吉凶、谴告之义。人君见机变,斋戒洗心,修政以道,顺天之教也。夫人君顺天者,子从父之教也。见灾而不修德者,逆父之命也。顺天为明君,顺父为孝子。故孔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后人评价李淳风的人品和著作时说:“淳风虽以方技名,《修德》篇屡引经传,以改过迁善为戒,《司天》篇深箸隋氏之失,谆谆于纳谏远佞,不失为儒者之言,非后世术士所能及也。”李淳风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在《乙巳占》中,把风分为八级。一千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巳占》的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十二级。
在中国大陆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着一个有关李淳风的故事:说有一日唐太宗出游,同行者有李淳风和另外一位占卜大师袁天罡,他们无意之中来到一条河边。因见一农夫欲赶一赤一黑两匹马过河,太宗欲比较两个人的占卜术,就吩咐道:“现在河中有两匹马,卜—卜看是哪一匹先下水。”袁天罡平时经常用周易占卜,立即起卦,卜得“离卦”。离为火,火为赤色。由此,袁天罡认为:赤马先入河。李淳风听后摇摇头,表示异议。太宗问何以见得?李淳风道:“火未燃前先冒烟,烟为黑色,所以根据袁兄这一卦来看,黑马应先入河。”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呢?太宗极感兴趣,就传养马的农夫前来询问,结果如李淳风所卜,黑马先下了河。败北的袁天罡毫不迟疑地言道,“李兄,你的占卜的确完全捕捉了天地万物的实面呀,妙哉!”李淳风也谦虚道:“袁兄,请别如此说!只因为有你诚心立筮得卦,我才得以进一步突破核心。所以,不是我的占卦胜,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罢了。”大家见两人相互谦让.顿觉旅途疲惫消失。
李淳风虽然不是山林隐野之士,但他的一生亦给人留下了诸多的神秘暇想与猜测。唐贞观年间,擅长天文、地理、占星的李淳风和擅长占卜的袁天罡,一起研习后世之变局,时常聚首论易,谈天说地,并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卧、一个写一个画,经过精心推演,他们又为后世留下一部神奇的预测天书,那就是著名的东方大预言《推背图》。
展开全文
上一组:解密和尚不吃肉的原因
下一组:百年中国历史上的国歌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