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古代华表的由来及含意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87

凡第一次到首都北京的人,无论是游客还是出差者,多会到天安门拍张纪念照。而立于天安门城楼前的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同样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的眼球。因为它柱身上所雕刻的精美蟠龙流云纹饰,以及柱上端安装的一头大一头小之云朵形横石,使它尤显得神奇壮观,所以不少人还专门与"华表"共影。但你知"华表"的历史演变吗?又知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又有何具体意义呢?"华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可追索到远古时代,只是在其名称、形状和意义上同天安门前的"华表"有较大差异。相传在原始时代便有了相似的木制品,不过名称为"华表木"或曰"桓木",其意义却与天安门的"华表"完全不同。古代称"表者,标也。",意思是指路标,即是在交通要道口立之木制路牌,形状是在木柱上方加木横板。当时的古人,很乐意接受这种提供方便的"华表木",所以十分普及。
到尧舜时期,"华表木"又称"诽谤木",又增加了新的功能。难道尧舜允许人们随意诽谤他人吗?当然不是,因为当时的"诽谤"二字同今之"诽傍"二字意义完全不同,而是允许人们在木柱上刻写对王室和官吏的意见,并非指造谣污蔑和恶意中伤。当时的"诽谤"二字,其字义上是指议论是非,所以"诽谤木"如同今之"意見箱"。但当封建君主制取代原始社会体制后,帝王们为树立自已的绝对权威,当然不允许百姓能隨意对封建王朝提意见了。而是将这流传甚广的"诽谤木"形式纳入皇家专用,而是将大木柱雕刻上龙、云之纹,以表示君王是龙的化身、云海上的天子,故将"华表木","诽谤木"之名改称为"华表",以象征华夏的皇权,其"华表"也仅允许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墓前。当然其形状、图纹和材质,又经过了许多朝代,才由木柱改为岩石雕刻而成,也变得越来越高大,龙、云图饰也更加精美。
如今立于天安门前之"华表",不仅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而且图纹生动挺拔壮观。不过清代的这对"华表",也毫无"指路标"和"意见箱"的作用了。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偷合苟安。"之句,其中的"退诽谤之人",即是指斥退提意见的人,所以今之"诽谤"二字的字义,与堯舜时期和秦代已不相同了。
有关"诽谤木",历代典籍中均有一些记载,如<<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记:"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又如<<后汉书.杨震传>>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可见其真了。那么远古时代的"诽谤木"究竟是啥样呢?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记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枯槔,大路交衢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这两段记载,不仅描述了"诽谤木"同今天安门的"华表"形状相似,也说明尧舜时代很重视听取百姓和谏官的意见。
如果你曾在天安门前仔细观赏过"华表,你就会发现柱顶上都雕刻有一个蹲着的神兽,据悉这神兽名"犼",性好守望门户。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兽头向宫外,其意是期望帝王不要沉恋山水和不理朝政,似乎在对外出游览的皇帝说"快回来治理朝政吧!",因此该兽又名"望帝归";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顶上的"犼"头向着宫内,其意是希望帝王不要贪恋宫廷纸醉金迷、美女成群的生活,似乎在告戒皇帝云"应常出宫体察你的臣民!",所以该兽名曰"望帝出"。
虽然"华表"是象征皇权的专利品,但清代设立的两对"华表",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有一定意义。不过历代封建王朝所置的"华表",也并非只限于皇宫和帝王陵墓之处,有时皇帝去过的寺院,或番王立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牌位的地方,都置有岩石雕刻的"华表"。如当今的四川省平武县报恩寺前便保存有一对石制"华表",据说是明代时的当地番王为报皇恩,就请北京工匠照天安门的式样修建了报恩寺,内就供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的牌位。还有5.12地震的特重灾区彭州市丹景山景区,今山顶的金华寺前,仍有保存完好的一对石制"华表"。当然这两地的"华表",远不及天安门"华表"的规模与壮观,类似这种原因设置的"华表",各地还有一些,这里就不逐一介绍了。
展开全文
上一组:《道德经》全文注释
下一组:盘点世界十大奢华名酒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