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明清两朝殉葬有何神秘之处?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137

明清两朝的殉葬有何神秘之处呢?就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一生有两大备受争议的地方,一是酷刑滥杀,二是恢复人殉。特别是后者,最为人不褒。清朝最著名的殉葬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直到康熙十二年才禁止了这一残酷的殉葬。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七天后即将丧事处理完毕。其间,有一件事情非常让人痛心,就是有众多年轻美貌的嫔妃宫女从死。
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凡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具体殉葬是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着《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毛奇龄的依据是,朱元璋下葬孝陵后,朱允炆对这些生殉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
另一可以证明朱元璋令宫内女人殉葬的有力证据是,朱棣将朱允炆赶下宝座,自己当了皇帝后,对侄儿皇帝在位时所为作了处理,连其年号也取消了,以朱元璋的“洪武”来替。
在讨论革除朱允炆在位时所授官员的职位时,有人建议一革干净,对“朝天女户”也不保留。朱棣不同意,将这些人家都作了妥善安排,“带薪上岗”,去看护孝陵卫,直到明亡方散。朱棣当时是这样讲的,“他们这几家,都是好职事。不动。通调孝陵卫带俸。”
这么多女人殉葬后,是葬于孝陵内,还是另择墓穴,目前考古仍未完全证实。但学术界认为,真正能陪同朱元璋一块长眠的不会太多,可能只有皇后马氏、成穆贵妃孙氏、宁妃郭氏等几个女人,其他应该是在孝陵附近择地祔葬。
明孝陵“申遗”前后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探测,发现这些妃子、宫女墓大体有三处,一是孝陵西侧的植物园内,二是明孝陵宫墙外西南角,三是孝陵右侧的区域——朱元璋让这些后宫女人死后还要围他一人来转,在阴间服侍他。
因为有朱元璋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帝王葬制中几乎消失的生殉制,在14世纪之后的中国,又死灰复燃,并流行了起来。
接下来的朱棣死后,也是用活人殉葬,据说有30余位后宫佳人被勒死。对于活人殉葬的具体过程,虽然殉葬恶俗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所记多不详,有详细描述的仅见朱棣后宫殉死的过程。
朱棣死后,关于嫔妃宫女殉葬的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嗣皇帝、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圈定了殉葬者大名单。“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这段文字并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出自《朝鲜李朝世宗实录》,盖因所殉嫔妃中有两位朝鲜选献的美女韩氏和崔氏。
“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殉葬仪式由朱高炽亲自到场主持的,与她们一个个话别,“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在临殉前,就是不住地哭泣,她向朱高炽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年老的母亲能得到照顾,“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规本国。’仁宗许之。”
而在有明一朝所有殉葬宫妃中,当数才女郭爱的从死最令人伤心同情。郭爱进入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时间很短,仅仅20天后,只有38岁的朱瞻基就死了。
知道自己要殉葬,郭爱仿楚辞写下了“绝命书”:“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郭爱是从朱瞻基的祖籍地安徽凤阳选进后宫的,本来是荣宗耀祖,无上光荣的事情,结果还不知是否让朱瞻基“幸”过她呢,就要殉葬。《史明·后妃列传》上有郭爱的记载,对她评价甚高,称“贤而有文”。
郭爱的“绝命书”当时影响很大,继大位的明英宗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大儿子,他看到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于心不忍,临死时留有遗诏,嘱废掉此恶俗,“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后世勿复为”。
朱祁镇当皇帝时曾被瓦剌俘获,此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的一大耻辱,但因为罢殉葬一事,使他有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形象,历史对他这一举动评价甚高,《明史·英宗后纪》给他的盖棺定论是:“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明朝史学家当时即盛赞此举,时人王世贞在《奔州山人别集》中称:“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
出于同情,朱祁镇还对为朱瞻基殉葬的宫人进行了表彰,理由是,“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由已死老皇帝遗诏中指明要求殉葬的对象外,其他殉葬者一般都由嗣位皇帝圈定。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大儿子,是继任者,郭爱当时早早地被结束了生命,“凶手”应该是朱祁镇。朱祁镇大概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吧。
朱祁镇废除了帝王死后活人生殉制,但这一制度实际上到清朝也没有真正绝迹。
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努尔哈赤有一个比他小31岁的宠妃乌喇那拉·阿巴亥,她生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父亲满泰是海西乌喇部的首领。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才12岁,而努尔哈赤是43岁。
老夫少妻,年轻漂亮,又富机智的阿巴亥,很快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青睐和宠爱,两年后就被立为大妃(相当于皇后)。阿巴亥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即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
天命十一年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病死,考虑到多尔衮、多铎与年轻的母后对汗位可能存在的威胁,他令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为了打压多尔衮一派,就此将阿巴亥弄死。
阿巴亥为了保全几个儿子,盛装自尽,年仅37岁。实际上,除了阿巴亥以外,努尔哈赤生前的四位宫女也一块殉葬了。
据传,在清圣祖玄烨之前的清世祖福临、清太宗皇太极,与努尔哈赤一样,死后都有活人殉葬。一直到康熙年间,时御史朱斐上书:
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窃典礼,伤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明朝曾也有废除帝王死后活人生殉职,然而这一制度实际上到清朝也没有真正的绝迹,直到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玄烨下旨,禁止女仆随主殉葬。从此,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算是真正的退出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块无字碑
下一组:朱元璋皇陵:明孝陵千古未解之谜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