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清初罕见古石磨轰动四方 牵出辉煌酿酒往事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90

石磨盘——早已消失的历史“遗迹”。

在大东区珠琳路老龙口博物馆内,40块300多年历史的古石磨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5年前,在老龙口酒厂院内挖出古石墨群后,外界对稀世罕见的古石磨猜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奇闻。究竟还有多少老石磨埋在老龙口地下?如此之多的古石磨群,是从哪里运到这里的?

当我们走近这些老石磨群时,脑海里跳出更多的疑问号。

关于老龙口地下的石磨群数量,民间猜测颇多。据一位现场目击的老人所讲,散落在老龙口院内地下的老石磨,至少还有几百个。王梦庚先生当时保守估计,至少还有200多个。

这些石磨盘清晰表明,当年盛京此地老龙口的酿酒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据史学专家介绍,早在康熙元年(1662年),晋商孟子敬不远千里,来到清朝的陪都盛京(今沈阳)投资,在小东门外一处50000平方米的空地,被这位久经商海的他一眼相中,并就此兴建了“义隆泉”烧锅(后改称为“万隆泉”,老龙口酒厂的前身)。

孟子敬在兴建“义隆泉”烧锅时,这批老石磨已经在外闯荡了10多年。孟子敬到底引进了多少老石磨,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当年“义隆泉”的规模应该是盛京城里首屈一指了。康熙、乾隆等清代四帝东巡盛京,就用大清贡酒的老龙口拜祭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那时,这批石磨应该正值“当打之年”。

一段辉煌的酿酒往事

我们步入老龙口酒博物馆,在众多被挖掘的国家三级文物石磨盘中,有一个最耀眼的国家三级文物“阴阳鱼”石磨。它是2005年挖掘的古石磨盘中最特别的一个,这个直径70厘米、厚35厘米、重量达500斤左右的古石磨造型独特,石质与众不同。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看到这个古石磨时,连声感叹,这样的石质没有见过。

它到底是从哪里运来的?后人已无法考究。就在当年,它也算是石磨盘家族中的“名门望族”了。可见老龙口在当时正处于何种的鼎盛地位了。

最特别的,则是在石磨上采用“阴阳鱼”造型,即取“阴阳变化生万物”之意,是主人美好愿望的寄托,而这恰与“义隆烧锅”中的“义隆”二字相契合(繁体“义”字,上“羊”下“我”,“羊”即“祥”,所以“义隆”的意思就是吉祥兴隆)。

这个“阴阳鱼”石磨的磨槽整洁并有深度,是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石磨,算是研究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稀世珍宝。

这个如此完好的石磨为何藏身地下?这也没人能给答案。

据一位当年目击现场的工人介绍,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古石磨,竟然有一人多高。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文物,老龙口采取了暂缓挖掘的决定。

走进石磨盘的世界,你会惊叹曾经的中国酿酒技艺。在没有进入到工业革命的时代,石磨作为主要酿酒工艺之一,一代代人,就是依靠这些石磨盘,酿制出“龙吐天浆”的“大清贡酒”。

从孟子敬创办老龙口伊始,这些石磨盘便成为酿酒过程的重要工具。老龙口选取的酿酒主料至今未变:东北特产红高粱,并且个个成熟饱满、外壳不脱落、无虫蛀、无霉变。酿酒辅料则为:新鲜无杂质、无霉变的稻壳和用大麦、小麦、豌豆等辅料自制而成的大曲块。

选好主辅料后,为有利于原料淀粉颗料的吸水、膨胀、糊化、发酵,必须要将原料(高粱)粉碎成4—6瓣(碎米及粗面)。这时,正是石磨盘大显身手的舞台。每天都会有许多人精心地用石磨盘将高粱粉碎……

目睹保存至今的古石墨群,我们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石墨大小不一,尺寸不尽相同,磨槽有深有浅。这是为何?

专家介绍,根据不同的用途,石磨盘大致分成3种,磨大曲块的,要粉碎成细末;磨高粱的,要粉碎4—6瓣;磨大麦、小麦等,也要粉碎成细末。

别小瞧石磨这一环。在传统酿酒工艺中,做酒是要做香的,这不同于只是做酒的小烧。石磨只将高粱粉碎成4——6瓣,目的是进行续楂发酵,像老汤一样不断积累香味成分。而将大曲块粉碎成细末,进行均匀分布,则是将曲粉和粮食中的各种成分转化成酒和香味。从石磨的不同用法来看,老龙口酿酒水平在当年已达到巅峰状态。

300多年来,老龙口酒一直保持着清亮透明,窖香浓随,绵甘爽净,余味悠长。传统酿酒技艺功不可没。

多少石磨烟雨中

随着粉碎机代替4—6瓣粉碎的使用,这些古老的石磨盘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老龙口传统酿酒工艺中惟一被淘汰的工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默默贡献的老石磨,被孟子敬的后人们埋到老龙口的地下,不知是遗弃,还是被珍藏?

在5年前发现的老石磨群之前,在老龙口办公楼原址,很早以前还曾发现大批的老石磨,数量达到惊人的几百个,都被遗弃掉。工人们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已经不用石磨了,石磨这么多占地方。

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惊奇,为什么这里的老石磨源源不断地出土,而不绝迹?纵观中国酒界,为何这样神奇?

史学专家、酿酒专家做出这样的解释,当年孟子敬兴建“义隆泉”烧锅时,无论在规模和影响力来说,在当时首屈一指。家大业大,石磨的用量也大。石磨盘用废了以后,又引进新的磨盘。周而复始,石磨的积累惊人。据珠琳路附近的老沈阳住户介绍,老龙口院内据说有一个挺大的坑,里面有用过的不少做酒的东西,盛酒的老碗,还有石磨都在其中。

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白酒业进入一个发展高峰,很多酒厂从城市中心搬出。幸运的老龙口一直在原厂区,340多年从未变动过。如此长久的原址原厂继续酿酒,国内绝无仅有,从而有效地保留了自己的家当。

和老酒井、老窖池、老酒海一样,老石磨亦是中国灿烂酒文化的最好见证者。

展开全文
上一组:神秘天外来客现北京带来四大疑团
下一组:中国科学家揭开长城千年不倒之谜“糯米”建奇功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