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解读超光速事件:实验有漏洞 无法撼动相对论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84

新闻背景

最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与他们合作的一个意大利实验OPERA发现中微子的速度超过了光速。

现代物理学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支柱之上,而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光速不可超越。如果发现了超光速现象,一百多年来人们深信不疑的相对论将受到严重挑战,也使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和时间穿越成为可能。

超光速的八卦新闻以前也时有耳闻,但是这一次,由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中的权威地位和中微子的特殊性,还是在科学界和公众中引起了轰动。

光速不变假设是怎么来的?

运动员在推铅球的时候,会先向前滑步,再奋力将铅球推出。身体滑步的速度,加上铅球相对于身体的速度,使铅球的出手速度更快,推得更远。在机场的输送带上行走,比在地面上行走更快。这些日常的经验告诉我们,速度是可以叠加的。

那么,站在输送带上向前照射的光,是不是也比地面上的光快呢?十九世纪的人们就是这样认为的。1887年,两个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想利用这个速度叠加原理测出地球运动的速度。沿着地球运动方向的光,应该比垂直方向的光快。可是结果却令人惊讶,不管他们怎么转动仪器,都没有发现两个方向的光速有什么不同。

人们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来解释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实验。1905年,爱因斯坦假定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推出了著名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就是在匀速前进的机场输送带上,所有的物理规律都跟站在地面上时一样。光速不变原理,就是在输送带上发出的光,速度跟在地面上发出的光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输送带在向前走而变得更快,它是一个固定的值,也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

光速不变会带来什么结果?

相对论的公式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却是一场革命,与日常经验相差很远,也导致了很多奇妙的结果。

首先是时间和空间不再独立。你的手表跟我的手表,看到的不是同一个时间。运动得越快,时间走得越慢。另外一个效应是空间会缩短。坐着高速飞船经过地球的话,会发现地球在运动方向上被压缩了,变成了一个扁球。速度越快,扁得越厉害,甚至看上去像一个薄饼。

在相对论规律成立的宇宙里,星际旅行存在一种奇异的理论上的可能性。假如我们要去一个1000光年外的星球,站在地球上看,即使飞船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也需要1000年,看上去似乎宇航员不可能在100年的寿命内到达。但实际上,宇航员的时间会变慢,如果他以0.9999倍光速飞行,地球上的1000年,对他来说只有14年。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人“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奇思妙想,竟然与现代科学如此一致。换一个角度,站在这个飞船上看,飞船是不动的,目标星球在向飞船飞来。由于飞船不动,因此时间没有变慢,不过距离被压缩变短了。1000光年的距离,变成了14光年,这样,不管是站在地球上看,还是站在飞船上看,用宇航员的时间来衡量,都是14年飞到。

虽然星际旅行存在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如果一个宇航员去外星走了一趟,回来发现沧海桑田,2000年已经过去了,人非物也非,有谁会愿意吗?

相对论已经被无数实验证实

相对论的这些奇怪结果,只有速度接近光速时才显露出来,对日常生活是没什么影响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对论最有名的推论就是质能关系E=mc2。由于光速是一个很大的数,它揭示了质量中蕴藏着巨大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将一小部分质量转化为能量。

现在GPS走进了千家万户。GPS的定位信号来自天上的24颗GPS卫星。由于卫星在绕地球高速飞行,它的时间会比在地球上慢,如果不做相对论修正,一天之后定位就会差好几公里。不过更大的修正来自广义相对论中地球引力的修正。

一百多年来,相对论得到了无穷多次的精确检验。除了很多专门的检验实验,实验室中的“日常”现象也都在验证着。比如在高能物理的加速器中,电子或质子的能量被加速得很高,但速度只能接近光速。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电子被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7%,每秒钟在240米的加速环中转1百万圈。只要相对论稍有差池,我们就无法控制这样精密的加速过程。

正因为如此,不少知名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斩钉截铁地说,肯定是OPERA实验错了。的确,OPERA实验的测量难度很大,只有这样一个结果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不过,由于中微子的特殊性,还是有很多科学家假定OPERA实验是正确的,并饶有兴味地考虑各种可能的解释。

怎样解释中微子超光速实验?

在OPERA实验结果发表后,除了科学家口头表达的看法外,几天内就出现了几十篇论文,探讨实验的结果。

从概率上来说,最大的可能性是这个实验本身有漏洞,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发现。有人指出了实验的几个测量环节有可能会出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发表论文,说明如果真的超了光速,中微子的能量会在地下飞行过程中损失,实验结果会自相矛盾。因此,当务之急是重复实验结果。诺贝尔奖获得者鲁比亚在参加北京诺贝尔奖论坛时表示,另外两个意大利中微子实验BOREXINO和ICARUS可以用来验证。美国MINOS实验也表示,他们会马上分析数据,给出一个初步结果,然后再改进测量设备,验证OPERA实验的结果。

第二种可能是中微子具有特殊性质,这样相对论也是对的,这个实验结果也是对的。比如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出的中微子有可能振荡到一种惰性中微子,而惰性中微子可以在多维空间中“抄近路”,然后再振荡回普通中微子,这样看起来中微子就跑得比光快了。也有人认为中微子的质量不是固定的,与暗能量有关联,会随环境变化,这样在飞行过程中看起来比光速快。诸如此类的理论很多,不过这些理论本身就需要大量实验来证实。

第三种可能就是相对论错了,光速是可以超过的。这个敢想的人还真不多。还是先重复一下实验,证明它对了再说吧。

奇怪的中微子

中微子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有三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它们质量非常小,不带电。太阳、宇宙线、核电站等都能产生大量中微子。它极难被探测,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被称为“鬼粒子”,可以轻松地穿过人体、建筑,甚至地球,不带来任何影响。所以,中微子在概念被提出26年后,科学家才在实验室中第一次观测到这种神秘粒子的存在。中微子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有关,例如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很有可能是由中微子造成。

以前人们以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永远以光速飞行。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冈实验发现它们可以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称为中微子振荡,间接证明了它们具有微小的质量。不过这个质量非常非常小,到现在还没有测出来,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到现在也没有测出与光速的差别。由于它很难探测,是我们了解最少的基本粒子,现在还存在大量的未解之谜。正因为如此,在其它粒子都有大量证据证明严格遵守相对论时,也有不少人怀疑中微子会不会是个特例?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世界人口本月突破70亿 本世纪末或将达百亿
下一组:美国批准克隆动物肉制品上市销售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