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车载斗量的典故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103

1、车载斗量出处
三国志“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2、车载斗量释义
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质量一般。
3、车载斗量成语典故
三国时,东吴袭取蜀方要地荆州,蜀将关羽兵败被 杀,吴、蜀双方非常对立。公元221年,蜀主刘备称帝,出兵 伐吴。吴主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决定向曹魏求援,对 抗蜀汉。
东吴中大夫赵咨奉命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临行时,孙权再三嘱咐赵咨,此去切勿丢失东吴体面。赵 咨道:“如有差失,我宁可投江自杀,哪有面目回来见人!”
赵咨到了许都,曹丕明白了他的来意,故意在接见 时问他:“吴王是何等样的国君?,,赵咨回道“吴王孙 明仁智,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曹丕笑笑,认为赵咨讲得 未免夸大。
赵咨便列举事实说:“吴王重用鲁肃,不失为聪;选拔吕蒙,不失为明;俘于禁而不杀,不失为仁;,取荆而 兵不血刃,不失为智;据三州虎视四方,不失为雄。屈身 于陛下,不失为略。这还称不上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么?”
曹丕又换上恐吓的口气冋:“我也想攻伐你们吴国, 行不行?”赵咨毫不畏惧地回答说:“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 国也有抵御的良策!”曹丕紧紧追问:“吴国怕我们吗? ”赵咨 泰然道:“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
—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大为叹服。他改变态度,亲 切地问赵咨:“象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 应声道聪明特出的人才不下八九十人;象我这样的,那 简直是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哩!”
曹丕听了赞叹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对使 臣的最高评价,先生真是当之无愧了!”魏国朝廷上下,当 时都对赵咨肃然起敬。
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对他更加赏识重用,官拜为骑 都尉,嘉奖他的不辱使命。
展开全文
上一组:草菅人命的典故
下一组:百川归海的典故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