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名人资料网,著名人物网,名人名言,历史故事
罗明(1923~1950) ,原名罗书龄,.新圩镇宋村人。1984年在北流中学读书时弃学参加革命。次年1月,到粤桂边区党委举办的学习班学习,4月回县。同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县中部六麻、平政、新丰、隆盛一带秘密宣传发动群众。9月起,到石
梁友才(1917~1945),原名梁峰,化名梁贵锋,民乐镇大冼村人。早年就读北流县立乡村师范。1935年受“一·二九”爱国-的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39年冬参加北流县抗日战时工作团, 任团部干事,积极宣传中共抗日主张。1940年春加入
翟家梅(1905~1950),女,壮族,屏山乡团结村人。1946年,翟家梅的丈夫李文艳被国民党政府抓去当兵。从此一去不回还,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自己也成了寡妇。1949年夏,共产党游击队在团结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农会组织,她带眷
周启光(1915~1949),壮族,古潭乡九甲村人。1949年8月, 共产党游击队在九甲村进行革命活动,他积极串联农友们加入农民协会。并被推选为村农会主席。 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左江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丘冰率领
李干(1902~1935) ,原名李玉光,又名李健夫。原籍邕宁县十三区石埠村(今南宁市郊区),幼时因生活困难,随父母到隆安县城居住谋生。李干从小就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养成了吃苦耐劳、刚强秉直的性格。1920年在隆安县立第一小学读书
程家智(1890~1973),壮族,城厢镇新街人。程家智经营米粉摊生意40余年,其店名“美一馆”。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菜肴加工精致,有炖、炒、烤、炸等种,色、味、香俱金;调味粉式有汤粉、凉拌粉、卷
刘遇元(1888~1958),壮族,城厢镇拱阁街人。清末民初,隆安县城还没有人购置缝纫机,群众缝制衣服全靠双手穿针引线。刘遇元心灵手巧,开办手工裁缝业,他用手缝制的衣服线路笔直。1936年,刘遇元买了一部飞佛牌缝纫机,从
陆十三,原名陆有生。雁江镇雁江街人。清同治年间生,1926年逝世,终年50岁。陆十三一生以木雕工艺为业,其工艺品或仿画雕刻,或直描雕刻,均刀笔自如,立体感强,纹理细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乡里四邻的雕刻品,多出于他的手。当年雁江街
谭富盈(1903~1987),壮族,南圩乡大同村人。谭富盈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学习用草药治疗骨伤疾病。他的用药是几代祖传秘方,疗效好,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草药骨科医生。1956年,县建筑队一名女工,施工时不慎从楼上跌下脚断。经医院
陆祥嘉(1940~1984) ,壮族,乔建镇慕恭村人。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卫生员、卫生班长、助理军医、军医等职。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四次,四次评为“五好”战士。1978年,他转业回到地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