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2020-08-24| 戴衢亨(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大余县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7岁能诗文,17岁中举,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大受赏识。乾隆四十三年,中戊戍科状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时称小军机),辅佐乾隆帝处理军国要务、-任免和重要奏章;曾
2020-08-24| 姜敢(1907-1933),原名姜源舜,字虞廷,号树民,又号树铭,化名姜敢,福建省沙县夏茂镇人。1928年春入福州三民中学初中三年级,半年后升入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福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共福
2020-08-24| 邓德潜<br>(1887~1932年)<br>字醒素。沙县夏茂镇人。清光绪壬寅二十八年(1902年)14岁时考取举人。20岁时参加县知事考试,取为桂平县县丞,清光绪三十四年署广西容县知县,后改岑溪县知县。民国初一度代理沙县知县。民国2年(
2020-08-24| 罗克涵<br>(1864~1932年)<br>字泳初,号雁秋。沙县城关人。17岁入县学,两次乡试不中后,即在家开设塾馆授徒,为当时县内著名塾师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贡生。同年出任县立两等小学堂主任教习。民国3年(1914年)参
2020-08-24| 曹振懋<br>(1873~1931年)<br>字耐公,号勉庵。沙县城关兴义坊人。自幼聪颖,但家贫未能入学。后得业师范仰东资助,始完成学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拔贡,同年任沙县梅岗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起在夏茂、城关开
2020-08-24| 郭宗应,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原籍上杭县。青年时代定居明溪县胡坊镇朱南坑村,租地务农度日。<br>宗应勤劳俭朴,远见卓识。民国6年(1917年)租姜姓菖蒲岩及南坪坑两片山,每日率4个儿子艰苦开垦种杉树。宗应初用扦插法种杉,但成活
2020-08-24| 李紫微,号奎壁,清同治九年(1870)十一月出生在有“银艺之乡”美誉的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br>从幼学习制作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又是珍藏品。制作金银首饰不但要精通技艺,还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紫微刻苦学习,
2020-08-24|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br>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
2020-08-24|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
2020-08-24| 陈允升,字旭卿,号椒墅,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清流县梦溪里东坑村人(今余朋乡),乾隆丁未科贡生。<br>允升生平沉潜经史,喜读书诗,文才广博。幼时,从学余日乾师。及长,潜心研读经史,曾被聘到永安丛桂书院主讲《易经》,从学者有永安、归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264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