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人物
2020-08-24 | 刘正杰(1903—1959),三圳镇福北村五杠楼人。曾就读于蕉岭中学及梅县东山中学。中学毕业后先考入厦门大学,后转读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回国参加抗日部队,在国民党157师黄涛部任校级
2020-08-24 | 丘嵩(1903—1937),兴福镇东山村人。1913年启蒙,1919年6月毕业于东山文魁学校。1922年6月蕉岭中学毕业,1924年8月考入汕头警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警政工作。1927年春考入中央军校5期工科。1932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
2020-08-24 | 丘成清(1903—1977),字应西,号安圻,文福镇羊岃头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年幼时得先贤丘逢甲资助读完小学。中学毕业后任觉新学校校长,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投入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丘
2020-08-24 | 林应祥(1900—1932),新铺镇彭坑村墩子下人。幼年在五全学校启蒙,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后,在宿儒林岳东的私塾就读,聪颖勤奋,老师视其为学生中之千里马。<br>1924年林应祥投笔从戎,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屡建军功,抗日战
2020-08-24 | 刘国桢(1899—1934),家名宝贤,号蔚孙,三圳镇东岭村人。其祖父永蔚,旅印尼小商。父月舫,清末秀才,长期在乡“川上 书院”牖民学校执教。月舫生三子:国桢、国彬、刘健。国桢5岁启蒙,牖民学校毕业后升入蕉岭中学,高中在梅州中学及东山中学
2020-08-24 | 林柏森(1897—1960),蓝坊镇峰口村人。他在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到边防军第3师工兵营入伍,即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1923年毕业后,回广东在邓仲元的第1师工作,不久调入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讲
2020-08-24 | 钟伦五(1895—1964),字韵梧,新铺镇霭岭村人。其父应熙,清光绪廪生,曾协助丘逢甲创办镇平中学堂(今蕉中),任监督(校长)兼教习达六年之久。钟伦五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师范,在岭南著名画师高奇峰门下刻苦学习,同窗一百多人,唯有伦五与张坤
2020-08-24 | 徐健行(1893—1936),字再侗,蕉岭县城南下儒林第人,书香世家,其故居城南书室,门联为其兄亦禾撰写:“人才思学士,文化吸欧洲。”他于1915年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回广东后适孙中山援闽粤军张民达旅长见徐健行中英文俱佳,任为军法官。19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259 页 / 共 37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