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人物
2020-08-23 | 郭翰池(1905~1937)名文元,字翰池。易县紫荆关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生活所迫,仅读几年小学便随祖父学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到北平(今北京)买药品,利用掌握的医术为乡亲们治疗常见病。他去北平堂弟郭欣华家落脚,
2020-08-23 | 葛存(1905~1989)易县木厂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他租种了3亩山沟地。一家4口人起早摸黑拣石头、垫沙子,将地整的平平整整,过秋粮食收成不错,地主又要长租。这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这一带组建抗日民主政府,颁布了减租法令
2020-08-23 | 崔洛唐(1906~1968)易县墨斗店村人。由于交不起地主的租子,逃荒到杏树台村大深山沟里落户。1938年,易县、良岗、杏树台一带成为晋察冀一分区的抗日根据地,崔洛唐和边区农民一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到前线抬担架救护伤病员。1943年春,日
2020-08-23 | 宁亚川(1912~1971)易县人。后在涞水北郭下村落户。出身于贫寒家庭,从几岁时即下地劳动,直到11岁始入学读书。1938年参加八路军,分配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工兵连。他作战勇敢,完成任务坚决。1939年冬,先后被派到军区警备连任教员,又
2020-08-23 | 康翰文(1915~1942)李君玉(1915~1942)康翰文,易县远台村人。1930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后的育德中学是保定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学校里,康翰文阅读了学校出售的《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和《共产党宣言》等书刊
2020-08-23 | 王强(1923~1947)又名王纪恒。易县东山南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被选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易县五区区委书记。王强所在的五区地处狼牙山脚下,是日军重点“扫荡”、“蚕食”的地区。日军在这个地区建立
2020-08-23 | 杨宝华(1924~1941)许建民(1925~1941)杨宝华,女。易县孔各庄村人,家住大东沟口(今君玉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家成了龙华县地下交通站。1939年哥哥抬担架牺牲后,她继承哥哥遗志参加了革命。许建民,女。易县许家村人。全
2020-08-23 | 甄荣典(1916~2000)唐县人。因家庭贫困,16岁起便当雇工,17岁到粤汉铁路做苦工,整整一年也没挣到钱,只得一路讨饭回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在村里参加抗日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173 页 / 共 4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