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人物
2020-08-24 | 黄宏煦,1920年1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黄溪峪村。黄右昌次子。自幼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立志以言行学问报国兴邦。1926—1930年在北京师大附小读书,1931年随父母迁南京,就读于中大实中初中部,1934—1937年在
2020-08-24 | 白安民,号云亭,别号署云山人。1918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关镇的一个贫民家庭。自幼酷爱作画,少年时代,在石门二中师从山水画家蔡孟吾,后考入长沙市华中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任-军19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用美术进行抗日宣传。其后五年
2020-08-24 | 申悦庐,名前芳,号文龙,笔名行健,新关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农历九月二十一日生。少时多病,但不自馁,刻苦研学文史,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秀才,1906—1910年在长沙就读师范讲习所和政法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申悦庐无比兴奋
2020-08-24 | “艰苦治学,老而弥笃,宏教育才,兰陵耆宿;工业强国,觉世镛民;修文遽赴,永式芳型。”<br>这是郭东史先生逝世以后,湖南省主席王东原致唁电哀輓词。客观地评价了他的一生。<br>一、出身贫寒 艰苦治学<br>郭氏祖籍江西金槽(漕),清末其
2020-08-24 | 戴君恩(1570-1636),字忠甫,号紫宸,别号兰江痴叟。明澧州(今湖南澧县闸口乡石庄村)人。著有《说山》、《四书剩言》、《绘孟风评》、《读风臆评》、《抚晋疏草》、《掌园杂记》及诗文等。<br>擢君恩佥事,监军渝城。功成,晋升两浙水利参议
2020-08-24 | 戴作林(澧州夯歌)<br>“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br>戴作林,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常德市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会员,澧县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理事.现任澧县城关中学中学一级音乐教师。<br>戴作林出生在澧
2020-08-24 | 王与佑•荆河戏 <br>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br>我叫王与佑,男,1952年生于澧县王家厂镇,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农村三年,1971年招工后,一直在县荆河剧团工作,担任剧团艺委会副主任及乐队队长多年,现为省
2020-08-24 | 张又君(荆河戏)<br>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br>《荆河戏》相传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但已无从查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提到的“终带楚调”,就是指当时流行于这一带的地方戏曲。由于她深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86 页 / 共 358 页